-
情感鈍化——放棄最愛的人后,人真的會變得冷酷無情嗎? 你有沒有曾經悲痛萬分,無法自拔的感受? 一次分手,讓你從相信愛情到再也不相信愛情,甚至對愛情失去了感知,變得冷酷無情。 在心理學上這個叫做情感鈍化,指的是一個人的情感反應變得遲鈍,緩慢不再像以前一樣敏感和強烈。 當一個人失戀的時候,失去了真愛的時候,遭受了極度痛苦時,大腦的神經系統就會減弱對外界的敏感度,就無法感知世界上美好的事物,從而變得冷酷無情。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人失去摯愛的時候變了一個人原因,其實就是情感鈍化。 情感鈍化在生活中有以下表現 1、對好消息無動于衷 比如:你的朋友告訴你中大獎了,告訴你升職加薪了,但是你沒有任何感覺,就像聽到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一樣。 2、對悲傷事件缺乏反應 當你聽到身邊的人離世,你可能沒有流淚,也沒有感到悲傷,甚至表現得異常平靜,好像這件事情和你無關。 3、在親密關系中缺乏情感交流 即使你后面再找到伴侶,與伴侶重新建立聯系,但是你可能也無法表達自己的愛意或者感受不到對方的愛。 在親密接觸時也感受不到任何情感上的滿足和愉悅。 4、對美好的事物漠視 看到美麗的風景藝術作品或者聽到動人的音樂,好看的電影等等,你都沒有任何情感上的波動,甚至覺得平平無奇,不值得欣賞。 為什么會產生情感鈍化? 1、長期的情感壓抑 當一個人長期的壓抑自己的情感,比如說失戀的時候,失去最愛的人的時候,極度的悲傷,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沒有表現出來,這些被壓抑的情緒逐漸的會被凍結,就會導致對情緒的敏感性降低。 2、心理創傷 很多經歷過重大心理創傷的人,為了保護自己而關閉情感感知的系統,避免再次受到傷害。 這種自我防御如果長期的維持就會變得情感鈍化。比如說失去最愛的人,你為了不再受傷,你就會讓自己感受不到,對情感變得麻木。
0 0
-
最近特別喜歡的一段話:存錢就是改運,早睡就是續命,獨處就是養心,讀書就是啟智,運動就是養生,斷舍就是減負,微笑就是招財,復盤就是進步,傾聽就是增慧,冥想就是安神,旅行就是開眼,堅持就是破局,感恩就是積福。 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點滴,實則是改變命運、滋養生命的關鍵密碼。當我們用心踐行這些生活哲學,就能在歲月的長河中,收獲意想不到的成長與幸福
-
倘若你我能夠學會去接受坎坷人生路上的任何沖擊和所有顛簸,那么我們的生命將能持續更久,同時我們的人生旅程也能夠更加暢通無阻。
-
你的嘴,就是你的風水 人,一定要有敬畏之心。 嘴,是福禍之門。 多說一些好話,是為自己積福,而非造業。 管好自己的嘴,是人最實惠的一種修行。 人想改命,就要先修口德,不要讓脾氣毀了福氣。 好話,是人心里的善念。 好言好語好心,養一張富貴嘴,才能享一世富貴命。
-
突破認知困境的方式可以用四個關鍵詞概括——① 思考,持續思考;② 質疑,堅持質疑;③ 反省,持續反省;④ 實踐,堅持實踐。思考讓我們越過表象,質疑讓我們越過權威,反省讓我們越過自己,實踐讓我們越過想象。
-
那些欲言又止、不可言說的事情,終將被壓抑在隱秘的角落里暗暗發酵,成為許多突如其來的莫名情感和經年不愈的陳年舊疾,若遇到導火線,終會如火山爆發。 這個時候,別忘了,這里還有個我,在等著你。愿走進你的心靈的花園,撫平你的不安的心,療愈那些曾經的創傷,陪你走出當下的困境。
-
“精神內耗”只是心理上的主觀感受,其實就是“心理內耗”,簡單來說內耗就是內在兩個小人在打架,自己打自己。所以,“內耗”的人即使什么都不做,也會覺得特別容易累,一天到晚無精打采。 內耗的發生有外部的原因,比如重大事件的刺激、重大生活的變動或長期處于壓力環境,另外一個原因,就是大腦“想太多”了。
-
我們需要一個坦率而真實的人而不是一個深藏不露的“超人”。 那些觸摸不到溫度,毫無瑕疵的“超人”會讓我們覺得虛假。我們不知道在那層面具之下,究竟隱藏著什么,這會讓人心存疑慮并敬而遠之的。 是的,我們知道,人性本來就應該是脆弱的。 一個脆弱而真實的人,會讓我們更愿意去接納、去觸碰、去憐憫,我們也因此有機會建立一個彼此溫暖,彼此包容,彼此需要的親密關系。 一個能承認脆弱,接納脆弱并呈現脆弱的人,他才是真正勇敢的人。
-
愛一個人的時候,你可以安心地依靠他,像雨天里撐一把傘;可以放心地展現脆弱,像孩子般訴說委屈;可以偶爾任性撒嬌,像貓咪露出柔軟的肚皮。 但永遠要記得,你原本就是完整的自己——他來了,是生命多了一份溫暖;他走了,你依然能從容地系好鞋帶,獨自走進人海,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。真正的愛情,是兩個人格獨立的人,選擇并肩而行。
-
《生死疲勞》:凡是情緒穩定的人、厲害的人,都有一個共性,那就是從來不與任何事對抗,而是允許一切發生。 ? ?莫言曾說:“真正的強大不是對抗,而是允許發生。允許遺憾,愚蠢,丑惡,虛偽,允許付出沒有回報。”允許是生命的智慧,是能量的升華。就像河流不會試圖改變河床的曲折,而是順勢奔騰向前。 人生漫漫,痛苦和困難本就是常態。愿我們不執著于對抗,允許過去發生的一切,允許自己做自己。在不動聲色中慢慢蓄力,努力走出泥潭,在接納中收獲完整的自己。
-
心理學上有一句很著名的話,“小時候被愛,是一個人一輩子的鎧甲”。那么如果小時候沒有被好好的愛過,所謂的“堅強”,可能只是一個虛張聲勢的面具,一個自我保護的偽裝而已。 而真正的堅強是一種自信的堅持,源于內心的力量,與愛的品格有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