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現(xiàn)實中,人們本就應(yīng)當(dāng)是互助互利的, 快樂本就不與利益掛鉤, 在君子看來,自己的做法對別人有利, 成全了別人的美事, 那才是真正的快樂。 而事實上, 我們在成人之美的時候, 所收獲的往往也不只是一點小小的贊揚,而是人性的升華和雙贏的局面。有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壞別人的好事, 這是損人利己的表現(xiàn);有的人看到事情對自己沒有好處, 只是有利于別人就不愿去做, 這也是自私的表現(xiàn); 還有的人純粹出于嫉妒, 不愿看到別人幸福快樂, 這更不可取。 壯士臨陣決死, 哪管些許傷痕, 向千年老魔作戰(zhàn), 為百代新風(fēng)斗爭,慷慨?dāng)S此身。 ——華羅庚 耕種和收獲之間, 每個人都會選擇收獲; 得到和失去之間, 每個人都會選擇得到, 然而, 沒有耕種哪來的收獲? 沒有失去哪會有人得到?如果我們不先給予別人, 有什么資格去索求呢?施恩莫望報, 當(dāng)我們打算去幫助一個人的時候, 我們不能心存得到回報的念頭, 如果那樣的話, 我們就不能從幫助他人中獲得快樂。 也就是說, 在我們的人生中, 我們要多給予而少索求。
0 1
-
來訪者只有認知改變、情緒改變,然后才能有行為改變,最終達到結(jié)果改變。
-
認知行為治療特別重視評估,這是因為評估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咨詢的效果,并可以據(jù)此決定咨詢下一步的工作計劃。
-
對于隱藏在自動思維深處的信念,我們通常使用箭頭向下的技術(shù)來挖掘。
-
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的識別,不如自動思維那么容易,因為它們是隱藏在自動思維后面的,但有時也會在自動思維內(nèi)容中表露出來。
-
識別就是要找出每個階段所需要的認知觀念,自動思維階段就是要找出自動思維和情緒,中間信念階段要找出中間信念(態(tài)度、規(guī)則、積極假設(shè)和消極假設(shè)),核心信念階段就是要找出核心信念。
-
在每個階段,認知行為治療的干預(yù)流程都包括識別、評估、評價和應(yīng)用四個環(huán)節(jié)。
-
認知行為治療分為三個階段,分別是自動思維、中間信念和核心信念階段
-
心理咨詢既可以止步于問題的表面階段,也可以進展到問題的深層階段,這一切都隨來訪者的意愿而進行。
-
認知行為治療遵循“先治標(biāo)后治本”的策略,先解決來訪者存在的癥狀和表面的問題,然后再來解決癥狀背后的深層次問題。
-
面對問題,既能努力尋找解決辦法,又能接受失敗的結(jié)局的人,才是真正心理健康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