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關于情緒調節 「眼淚不是軟弱的標志, 那是心靈在清洗淤積的塵埃。 哭過后,記得對著鏡子里的自己說: “我看見你的辛苦了。”」
0 3
-
擔心伴侶出軌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困擾,但根據嚴重程度和表現的不同,有以下幾種診斷: 1 嫉妒妄想 是妄想障礙的一種,毫無事實依據地堅信伴侶出軌,即使面對確鑿的反駁證據仍固執己見,可能伴隨過度監控、質問或攻擊行為。 2 關系強迫癥 反復出現伴侶不忠的侵入性想法等 3 焦慮型依戀 害怕被伴侶拋棄而過度敏感等 4 偏執型人格特質 對他人普遍不信任,容易將中性行為解讀為惡意等。 可以通過心理咨詢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家庭治療等,以改變錯誤認知和行為模式?。此外伴侶的理解和信任、家人的支持也是治療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?。建議夫妻一起做咨詢。
-
當你的認知越來越高時,你開始理解身邊的每一個人,沒有好壞,沒有對錯,只是處在不同的能量頻率,呈現出不同的狀態,做出了不同的選擇,請允許自己做自己,也允許別人做別人。
-
今天第3次咨詢,來訪者說:“原來我的憤怒底下藏著這么多委屈。 防御機制像一件舊毛衣,曾經溫暖過我們,但當它已經扎得皮膚生疼時,或許到了重新編織的時候。
-
別總盯著自己的缺點,你身上的優點,夠你活得漂漂亮亮了。
-
拖延的「掃地機器人法則」:先讓它轉起來,路線自然清晰 面對任務像卡住的掃地機器人,原地打轉卻不敢啟動。破局關鍵是按下「開機鍵」—比如寫報告前,只打開文檔敲下標題; 健身時,只做一組深蹲。大腦像掃地機器人的芯片:一旦開始低速運轉,內置的「路線規劃算法」會自動激活。往往轉著轉著,你會發現剛才卡住的角落,已被行動力打掃得干干凈凈。
-
情緒的背后是需求[機智] ?覺察情緒,允許情緒,回應情緒
-
“總覺得忍一忍就會好起來,真笨,人家不就是覺得你會忍一忍,所以才這樣對你的嗎。”—— ?余華
-
討厭的人,是未愈的傷口: 你討厭的人身上, 總有一個你不敢面對的自己。 你厭惡的強勢, 那是你不敢擁有的力量。 你受不了的自私, 恰恰是你不敢承認的需求。 他人不過是面鏡子, 照見我們拒絕承認的陰影。 厭惡是警報,提醒你, 這里還有傷,需要療愈。
-
想象一下,你手里有一張足夠大的白紙。現在,你的任務是,把它折疊51次。那么,它有多高? 一個冰箱?一層樓?或者一棟摩天大廈那么高?不是,差太多了,這個厚度超過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距離。 心理點評: 到現在,我拿這個寓言問過十幾個人了,只有兩個人說,這可能是一個想象不到的高度,而其他人想到的最高的高度也就是一棟摩天大廈那么高。 折疊51次的高度如此恐怖,但如果僅僅是將51張白紙疊在一起呢? 這個對比讓不少人感到震撼。因為沒有方向、缺乏規劃的人生,就像是將51張白紙簡單疊在一起。今天做做這個,明天做做那個,每次努力之間并沒有一個聯系。這樣一來,哪怕每個工作都做得非常出色,它們對你的整個人生來說也不過是簡單的疊加而已。 當然,人生比這個寓言更復雜一些。有些人,一生認定一個簡單的方向而堅定地做下去,他們的人生最后達到了別人不可企及的高度。譬如,我一個朋友的人生方向是英語,他花了十數年努力,僅單詞的記憶量就達到了十幾萬之多,在這一點上達到了一般人無法企及的高度。 也有些人,他們的人生方向也很明確,譬如開公司做老板,這樣,他們就需要很多技能———專業技能、管理技能、溝通技能、決策技能等等。他們可能會在一開始嘗試做做這個,又嘗試做做那個,沒有一樣是特別精通的,但最后,開公司做老板的這個方向將以前的這些看似零散的努力統合到一起,這也是一種復雜的人生折疊,而不是簡單的疊加。 切記:看得見的力量比看不見的力量更有用。 現在,流行從看不見的地方尋找答案,譬如潛能開發,譬如成功學,以為我們的人生要靠一些奇跡才能得救。但是,在我看來,心理咨詢師毛正強說得更正確,“通過規劃利用好現有的能力遠比挖掘所謂的潛能更重要。”
-
想要多活幾年,重要的不是吃好喝好,也不是做運動,而是盡量離負能量的人都遠一點,不要去和它人建立什么聯系,不要和任何負能量人走近,保持安全距離。因為,一個人所有的怒氣、怨氣都是在跟這樣人交往的時候產生的,和任何一個負人走近,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,最大的傷害往往都來自于身邊的人。吃好喝好,飲食健康,鍛煉身體,堅持運動是長壽的重要因素。但是,養生的盡頭,是養情緒,若是養護不好自己的情緒,一切養生方法都是無源之水、無本之木。想要多活幾年,并不只是講究吃什么,喝什么的問題,而是養好情緒,少慮,少憂,少怨,少悲,少思,少愁。人的一切煩惱,都來自于人際關系。人生里的很多苦難,都是遇人不淑造成的,一個人所有的怒氣、怨氣都是在跟他人交往的時候產生的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