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父母對孩子的越界行為(成長中的自我邊界) 在父母跟青春期甚至成年的孩子的關系中,父母的邊界不清比比皆是。主要的表現有以下幾種: 1.隨意進入孩子的房間、偷看孩子的日記或微信聊天記錄等。在孩子對此已經很反感的情況下,父母仍然不改變自己的行為。一個被父母這樣反復突破邊界的人,人格上會帶著某種味道,將來在社會上就會以吸引他人來突破自己的邊界。相信所有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面對這樣的未來。 2.代替孩子做出職業選擇。我聽說好幾個父母偷著改孩子高考志愿的案例,這就太極端了。人的一生很多時間都花在工作上,如果工作是別人代替自己選擇的,那么工作就意味著受虐待。這就是很多人在事業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,卻得了抑郁癥的原因。 3.婚戀方面,包括限制孩子交友、催婚甚至代替孩子相親。這已經是相當大的社會問題了。這些做法是對孩子自我邊界的毀滅性突破、對人權的踐踏,并在預埋將來親密關系的地雷,限定孩子在親密關系中的幸福感。 從深層心理學角度說,父母對孩子婚戀的過度干預,在潛意識層面就是越界行為。 判斷是否過度的標準是:孩子如果對父母的做法感到反感了,就表示父母過度了。反感是孩子在拒絕越界的鐵證。想象一下,一個女孩找的老公不是她自己滿意的,而是她媽媽滿意的,這后果實在太難堪了。 當然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,就是孩子對父母的過度都沒感覺了,任由父母隨意干涉。面對父母和孩子合伙找一個配偶的情形,我不知道該怎么辦。
0 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