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
女,1歲,《對話》—(傾聽者)ABC理論說得很清楚,合理的信念,看法和解釋才會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,看清自己,理解自己的情緒和反應。每個人的認知又有差異,所以對待同一件事物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會相差甚多。
(我)知易行難哦,如果不難,都可以人人皆圣賢了[微笑]
(傾聽者)金無足赤人無完人,所以都在修煉吖
(我)是的。自我成長是人生中最值得的事情,比掙一萬個億都值得。當然,我是因為掙不到才這么說的。
錢確實是個解決問題的好工具,甚至堪稱法寶。錢能解決人生中可能會遇到的絕大部分問題,但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。
如果內在成長了,有了自我支撐力,就能解決那些用錢也解決不了的問題。
(傾聽者)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,倉廩實而知禮節。內在要成長不容易,因為要面對真實的自己,人類社會條條框框太多,繁文縟節。
(我)嗯,說到點上了。但是,看環境也看人的追求吧。我就是過來人,一直朝著一個方向前進,承受了心理上身體上的痛苦,總算挺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。回望和展望時,感到無比知足。
我是按《九型人格的智慧》書中講的《真實自我的發掘和恢復》來作參考,作方向的。沒有方向,我也可能堅持不住。
有了方向,就有了取舍,人不斷的學習知識和智慧,不就是學習如何取舍嗎?
(傾聽者)的確如此,能找準方向,那努力不白費。
見多識廣,精神上擁有的多了,就能化繁就簡。一生坦途百歲無憂,哪能體會的了風雨后的陽光,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?。萬物都有兩面性,能忍受多大的痛苦,就能得到多大幸福,不是說快樂增加了多少,而是這份快樂對于經歷痛苦后的我們彌足珍貴。
(我)是的,精神上擁有的多了,就能化繁為簡。我好像有點這跡象了,感覺經歷五年自我探索,兩年多抑郁,和生活壓力,和情感挫折的打磨,我看到并能承認生活的真相,關系的真相,人格的真相了。就少了點自我固著,多了心靈自由。
(傾聽者)最近我老婆問我,怎么樣才能做到面對任何人都能坦然無懼。我說這絕非人類所能達到的,魯迅說過,真正的勇士,是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,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,這是怎樣的悲痛者和幸福者。
(我)我覺得坦然無懼需要最大程度的減少與人的能量糾纏。
最近我在思考并同步實踐的問題就類似這個問題。
我覺得能量糾纏來自于——總覺得自己應該對別人負責任,或總覺得別人應該對自己負責任。
最少的期待別人,干涉別人,更堅定的做自己,減少別人的干涉,以守住自己的能量,穩定自己的能量場。